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五味子归经功效与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五味子归经功效与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七、人参、西洋参的功效分别是什么?谁才是保健中药之王?
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如今人们的保健养生意识非常强,所以很多人都在口服三七,泡水喝西洋参或者是人参。
西洋参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养阴,清热生津。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美国产的又称为花旗参,西洋参种子在我国土地上也有栽培,称之为种参。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气阴两伤证,也可用于肺气虚和肺阴虚。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西洋参具有抗休克作用,具有镇静作用,还有抗缺氧,抗心肌缺血,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力,抗心律失常,抗疲劳,抗惊厥,降血糖,止血,抗利尿作用。
三七又称为田三七,猴三七,猴七等。主要产于我国的云南,广西等地,主要功效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补虚强壮,主要运用出血症,跌打损伤和淤血肿痛,同时也可以治疗虚损劳伤之症。现代研究表明,三七可以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溶栓作用;三七能够促进多功能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具有造血作用;能够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治疗各种药物诱发的心律失常;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管血流量;三七还能够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具有镇痛,抗炎,抗衰老作用,还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而临床上很多人都是口服三七来预防血栓形成,预防脑梗和栓塞。三七在使用中需要注意,孕妇慎用,因其活血作用可导致流产等不良后果。临床上我们使用的三七最多的就是三七打粉成为三七粉,很多人来冲服喝,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人参被称为大补元气之要药。主要功效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扶正祛邪,在临床上只要主要运用于元气虚脱症,肺脾心肾气虚证,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现代研究表明,人参具有抗休克作用,具有抗疲劳,促进蛋白质,DNA的合成,促进造血系统功能,调节胆固醇代谢的作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还有抗炎,抗过敏,抗利尿及抗肿瘤等作用,人生的药理活性,常因机体功能的状态不同,而呈现双向作用。人生的不良反应多,包括长期浮云人生,或者是人生之既可出现腹泻,皮疹,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忧郁,性性机能亢进,或者是减退,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出血性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所以建议人参不要长期服用,不要过量服用。
对于保健中药之王这个名称,中医界是没有一个定论的,这三种药的治疗功效各不相同,中医里面有一句说法叫做虚不受补,提示机体处于一个虚弱的状态的时候,如果使用补药来治疗,机体是不能承受,不能吸收的。所以是否需要口服上述三种药中的任意一种,建议咨询医生,并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来斟酌;建议慎重选药和用药。
我国中药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长,其中更是有很多名贵中药材。比如自古以来就受到世人尊崇的“人参系列”,据记载,人参因形酷似人形而得以此称。但你知道吗?人参的家族也是很庞大的哦,其中就包括三七、西洋参、高丽参、人参等等。这么多种类,你知道哪个才是参中之王吗?它们的功效又分别是什么?
我们先来分别说一下三七、人参、西洋参的具体功效,然后从对比中看哪种补品是“中药之王”:
第一、三七的功效
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可用于各种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等。中医认为,人参补气第一,而三七补血第一。其次,三七具有生打熟补的功效,即生服三七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及跌打损伤有效,而服熟三七则能补血强身。
第二、人参的功效
人参,微温,微苦,归心肺脾经。人参大补元气,作用非常强!可以复脉固脱,益肺生津,用于体虚肢冷,肺虚咳嗽,惊悸失眠,久病虚弱,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治疗。
导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保健养生意识的增强,三七、人参、西洋参在保健养生方面正被广泛的使用。
三七既有活血化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又有祛斑美容,补血益气,止血等作用;人参可大补元气,偏于补脾,外用美容,能让皮肤滋润;西洋参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肺虚咳嗽,口咽干燥,潮热盗汗等。
三七,人参,西洋参是名气很大的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近亲。都称为“参”(三七也称参三七、昭参等),人参自古以来就拥有“百草之王”的美誉,但它同三七,西洋参
都各有不同的适应症。它们在保健养生方面,用对了证,均可起到补益延缓衰老的作用,都是保健中药之王。用错了,很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就都不是王了。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人的体质不同,季节不同,正确选用。
人参与西洋参,都属补气中药,而三七是理血药。
人参补气之力胜过西洋参,人参性微温,多用于大病初愈,久病体虚而偏于虚寒者。而西洋参清热生津之力,又高于人参,如果身体出现神志疲乏,气短汗出,心烦口渴,应选择西洋参。另外人参偏于温热,适用于秋冬季节。西洋参药性偏凉,适用于春夏两季。
人参,西洋参均不宜与萝卜(莱菔子)同时食用,前二者是补气,而后者是泄气的。
人参与西洋参的食用方法有含化法,冲粉法,炖服法,蒸服法,煎汤法,泡酒法等。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宜的制备方法食用。
人参,别名参须,主要产地有很多,中国产量最大,人参中富含人参烯、皂甙、多糖类、挥发油,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弱及身体虚弱等症,也有祛痰、健胃、利尿、兴奋等功效。1.补脾益肺人参归脾经,可补脾气,凡脾气虚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以及脾气虚弱不能统血导致的失血症状,人参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人参归肺经,也善于补肺气,凡肺气虚弱,咳嗽无力,气短喘促,声低懒言,咳痰清稀,自汗脉弱者,常可与黄芪、五味子等要同用。人参亦入肾经,又可益肾气、助肾阳。若因肾虚不纳气导致的气短虚喘或则喘促日久,肺肾两虚,以及肾阳虚衰,肾精亏虚,阳痿宫冷等症,人参均为适宜。2.生津养血人参可以补气又能生津。适用于气津两伤,短气,口渴者,可用于治疗热病气津两伤,身热烦渴,口舌干燥,汗多,脉大无力,以及消渴病气阴两伤者。此外,人参味甘能补,可以补气生血,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久病虚羸的的病症。3.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人参甘温能补,可以大补元气、复脉固脱,为拯救危脱重症之要药。凡大汗、大吐、大泻、大失血或大病久病所导致的元气虚极欲脱,气息微弱,汗出不止,脉微欲绝的危重症候,单用人参大量煎服。若见亡阳证煎气虚欲脱汗出,四肢逆冷等症,可和附子同用以补气固脱、回阳救逆。此外,人参又兼生津,可同麦冬、五味子等要配伍以补气养阴,益汗固脱。4.安神益智人参可入心经,能补益心气,安神益智,适用于心气虚弱,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失眠多梦,健忘等症。5.调节中枢神经人参对中枢系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人参中提取人参皂苷对中枢系统有抑制、安定、镇静的作用,而人参的水醇浸膏则兴奋大脑皮层,增强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的活动反应,加强胆碱能神经功能,并时血压下降、呼吸兴奋。人参对脑内物质有一定的影响,对蛋白质的合成、DNA和RNA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人参通过影响脑内单胺类物质和乙酰胆碱能系统对中枢起作用。6.调节机体免疫人参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的各种改变,使其趋于正常化,从而起到了增强免疫、强健身体的作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有哪些中草药?
谢谢邀请!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书52卷,实收集中草药1897种,(总目原称为1892种),分为60类,绘图1109幅,收集方剂11096个。为明代以前中草药学的集大成者。
《本草纲目》的价值和影响力
本草纲目不但是中药学专著,也是植物学专著。因本书涉及范围广泛,对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化学、农学等内容都有记载。被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并在其著作中多次引用资料。由于《本草纲目》在世界植物学上的巨大影响力,先后被译成日、朝、拉丁、英、法、德、俄等文字。
《本草纲目》对中药学的贡献
《本草纲目》不但搜集整理了明代以前中药学资料,成为16世纪中药学的集大成者,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尝试,发掘了一大批新的中药学资源,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中药学文化遗产,其中三七、半边莲就是374种新增药物之一。
三七、半边莲现在都是用途极广的常用药,如:三七不但有止血作用,而且有散瘀血、消肿止痛等作用。除了广泛用于跌打损伤、及一切出血症以外,还可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紫癜等疾病的治疗。而现代通过研究,对三七皂苷在人类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拓展;而李时珍《本草纲目》对人类的贡献,也将随着三七、半边莲等新增药物用途的进一步发掘,而凸现出来。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五味子归经功效与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五味子归经功效与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