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芷治疗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白芷治疗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芷有什么作用?
白芷又名香白芷,入药部位是根,属于发散风寒药,性味辛温,归肺、胃、大肠三经,主要的功效是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消肿排脓。
白芷可治感冒风寒或风湿证见头痛、牙痛、眉棱骨痛、口眼歪斜、鼻塞流涕、皮肤风痒等;以及气滞血瘀见有乳痈或其他痈疮肿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用白芷配甘草研末冲服,也可改作汤剂)。和寒湿瘀结所致的妇女痛经、白带等。用于治疗风寒头痛常与细辛配伍,用于湿浊中阻证常与藿香配伍;与辛夷花、苍耳子、防风、川芎、细辛等配伍治鼻渊;白芷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很广泛,如与防风、归尾、皂角刺等配伍的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活血消痈,是治疗痈肿初起热毒壅盛、气滞血瘀的主方;川芎香附汤中与川芎、香附、羌活等配伍,治伤寒伤风,一切头痛;白芷内服外敷均可用于治疗白癜风和疥癣。
白芷辛散耗气,故不宜久用。白芷为阳明经祛风药,凡头痛偏眉棱骨重者用此,一般用治风寒湿引起的头痛、牙痛等证。若因风热所致者,必须与清宣泻热药同用。
谢谢邀请!白芷有什么功能?可以怎样食用?
一,白芷的功能
具有祛风,燥湿,消肿,止痛功能。治头痛,眉棱骨痛,齿痛,鼻渊,寒湿腹痛,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燥痒,疥癣。药理研究证实:有抗炎,解痉镇痛,解热,降血压,抗菌,抗癌,抗辐射,光敏作用等!临床用于感冒风寒,头痛,鼻塞,齿痛、鼻渊、风湿痹痛者,疮疡肿痛,带下过多等。
二,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6-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三,禁忌
阴虚血热者忌服!
四,可以怎样食用?
1,可以入药用,一次6-10克,水煎服!
2,可以炒菜用
1.祛风解表:本品香气浓裂,味辛力厚,芳香上达,解表散邪,能祛风邪、散寒气、通肌肤、透毛窍、通鼻窍,为解表开腠,通脉行窍之良药。用于:①伤风:感冒风寒而致头身疼痛、鼻塞清涕者,用此祛风散寒,与生姜、淡豆豉合用。②鼻渊:风寒犯肺上攻鼻窍而致鼻塞清涕,不闻香臭者,用此散风寒,通鼻窍。可配石膏、黄芩、蒲公英以增疗效。2.散寒止痛:本品辛香走窜,入气分、走血分、能祛风寒,行气血以止痛。用于:①头疼、眩晕:风邪上攻而致偏正头痛、头目昏重者,用此祛风定眩止痛。②牙疼:风寒上攻而致牙龈肿痛,用此散寒止痛,可外用,亦可内服。③风热客于阳明而致眉棱骨痛者,用此散风止痛。④痹症:风寒湿邪侵袭肌肉筋骨,而致疼痛重者、顽麻不仁者,用此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常与羌活、桂枝、川芎、灵仙伍用,获效卓著。3.除湿解毒:本品上行头目、下抵胃肠、旁达肢体、能祛风毒、散郁火、破宿血、化败脓。用于:①眼疾:风热湿邪上攻而致目赤肿痛、胬肉攀睛、翳膜遮睛等目病,用此疏风清热、除湿散结。②疮疡:火毒壅遏营卫、发为痈肿疔毒者,无论初起、成脓、已溃均可用此伍用。③泻痢:脾湿不运或湿热侵袭大肠,导致泄泻痢疾者,用之燥湿止泻,与黄柏、奏皮同用,如《温病条辨》茵陈白芷汤。④带下:湿毒下注而致带下如败脓,用此燥湿排脓止带。⑤虫蛇伤:毒蛇、蜈蚣咬伤,用此解毒止痛。总之,白芷有解表、止痛、除湿的功效。善于治头面皮肤之风,除脾胃肌肉之湿。常用于伤风、偏正头痛、鼻渊,可用于牙痛、眉棱骨痛、眩晕、眼病、疮疡、疔疮、痹证、泄泻、痢疾、带下等证。【使用注意】1.温病初起,虽有表证,亦当忌。2.有化燥伤阴之弊,阴虚火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者忌用;痈疽已溃,宜渐减之。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芷治疗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芷治疗功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