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芍中草药什么样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白芍中草药什么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白芍是怎么样的草药呢?
白芍,主产于浙江、安徽等地,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白芍主入肝经,偏益肝之阴血,具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作用。可用来治疗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凶肋疼痛、腹痛、四肢挛急疼痛等症。
1.调经
白芍味酸,主入肝经,偏于补益肝之阴血。可以用来治疗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或者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等症。
2.止汗
白芍味酸能收,有敛阴止汗之功。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导致出汗恶风等症状;亦可用于治疗虚劳而导致的自汗不止等症状。
3.止痛
白芍味酸,酸敛肝阴,可以养血柔肝而止痛,可以用来治疗血虚肝郁所引起的胸肋疼痛等症,此外,对因脾虚肝旺所导致的腹痛泄泻以及阴血亏虚,经脉失于濡养而引起的手足挛急疼痛都有一定帮助。
4.缓解痛眩晕
白芍可以养血敛阴,平抑肝阳,为治疗肝阳上亢所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状的常用之药。
5.提高免疫力
白芍,即芍药。芍药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初夏开花,有红、白、紫色,根可入药。根之所以可入药,这里有个故事:相传,三国名医华佗房前屋后种了很多花木药草。有一次,有人送他一棵芍药,他就种在自己的房前。后来尝了这棵芍药的叶、茎、花,觉得没有什么药性,就没有用于治病。有一天深夜,华佗正在灯下看书,突然听到有女人的哭声。他抬头一看,只见窗外蒙蒙月色中有一美貌女子站在那棵芍药的地方啼哭,好像有委屈。但走出看看,却不见人影。回到书房后,刚刚坐下来看书,却又听见那女子哭声,开门出去看又见不到人影。反复几次,都是如此。华佗很纳闷,就将此事告诉他老婆。他的老婆也感到很奇怪,认为是不是芍药受委屈?所植花木都入药,只有它未入药,可能感到被冷落。华佗说芍药的花、叶、茎,我都尝过了,确实不能入药。这时候他的老婆仍然建议华佗将芍药的根,也拿去尝一尝,但华佗不接受这个意见。几天后,他的老婆月经来潮,血涌,小腹绞痛。于是瞒着华佗,挖起那棵芍药的根煎水喝了,不出半天,腹痛渐止,流血也正常了。就把此事告诉了华佗,这时候华佗才知道芍药根是止血止痛的良药。
那白芍有什么功效呢?
1、平肝止痛
白芍为味苦、酸、甘,性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作用,适用于血虚肝旺引起的头晕、头痛、胸肋疼痛、腹痛、四肢挛痛等。
2、养血调经
白芍有具有补血养血,为调经药用,著名的中药方“四物汤”将白芍与熟地、当归、川芎同用,适用于妇女肝血不足、冲任亏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等病症。
3、敛阴止汗
白芍有敛阴止汗的作用,如“桂枝汤”用白芍和肌表之荣卫,“黄芩汤”用白芍和腹中之荣气,“炙甘草汤”用白芍补血脉之阴液。
中药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让中药起到不一样的功效,
白芍生用敛阴平肝作用较强、有平抑养肝,敛阴止汗等功效
白芍炒后长于养血和肝,多用于肝旺脾虚痛泻者、
白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功效与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用药请咨询医生。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芍中草药什么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芍中草药什么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