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止血草功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止血草功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止血的草有哪些?
在咱河北保定地界上的野菜有好多止血良药其中的大蓟、小蓟止血效果特别突出,尤其是小蓟。记得小时候拿着镰刀背着小筐去给猪打草,小伙伴们都免不了把手割破了,那时候我们谁都知道薅一把刺儿菜揉揉就敷在伤口上立马就不流血了,特别灵。如果没有刺儿菜就用很面很面的土敷在伤口上也能止血,不过用土止血是我们小时候土方没有科学依据,不过能止血就行。后来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才逐渐懂得了刺儿菜止血古时候就有,《千金方》《本草纲目》里都有记载,原来刺儿菜就是医书记载的止血良药啊。[呲牙][呲牙]
正常情况下,血在脉管中运行,濡养全身。某些原因可以致 血液不循常道,离经妄行,血溢脉外,即为出血。止血药就是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下面介绍几种具有止血作用的草药。
一、仙鹤草
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地上部分,其性平味苦、涩,归心、肝经,具有收敛止血的作用,广泛用于全身各部位出血诸证,不管寒热虚实,均可以配伍应用,临床上常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血痢等证。
二、紫珠叶
紫珠叶是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干燥叶,性凉味苦、涩,归肝、肺、胃经,具有凉血、收敛止血的作用,广泛用于体内外各种出血证,内服外用均可。因能入肺、胃经,尤擅于咯血、呕血等肺胃出血之证,临床上常用于衄血、咯血、吐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等证。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紫珠叶能 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出血时间、增高血小板数等。
三、断血流
断血流是唇形科植物灯笼草或风轮菜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凉味苦、涩,归肝经,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收敛止血,可用于血热出血诸证,包括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等广泛的出血证,对于妇科崩漏疗效甚好,外用内服皆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断血流具有止血、收缩血管等作用。
四、艾叶
艾叶属于菊科植物,其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是温经止血的要药,适用于虚寒出血证,包括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等。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艾叶具有止血的活性,它对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以及增加血小板数。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作为用药依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有什么疑问或者观点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评论。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在70年代为响应西学中的号召,我这个西医也参加了中医学习班。
老师在讲到关于有止血功效的草药时,列举了诸多,分别有凉血止血药,化瘀止血药,收敛止血药,温经止血药等。其中凉血止血药常用的有大蓟、小蓟、车前草、地榆、槐花、侧柏叶;化瘀止血药常用的有三七、蒲黄、五灵脂;收敛止血药常用的有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温经止血药常用的有艾叶、炮姜。
其中,车前草是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分布于亚洲东部高地乃至平原地区的野生植物,是农村里非常普遍的草,人们都非常熟悉,甚至连小孩子都知道的,也叫车前草、车轱辘菜。记得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家也挖过这种草作为野菜充饥。但,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的是,我在中医学习班上老师给我们生动的讲述关于车前草的典故。
相传西汉名将马武将军有一次被敌人围困在荒无人烟的山谷中,时值暑月,天气酷热,处于断粮断草又缺水的困境,人与战马都腹胀如鼓,小便如血,滴沥不尽,军中将士及战马亦均无粮草,近处亦无水源,眼看人倒下,马疲备,士气锐减,已不能前行。就在全军已经非常危险的时候,一位马夫突然发现马不尿血了,经仔细观察发现马总是在嚼食一种牛耳形的野草,聪明的马夫猜想此草定能治病,就拔了几棵吃了,果然病情减轻,不再尿血了,小便也正常了,人也有了力气。随后,马夫把这一发现禀报将军,将军问到哪里采摘这种野草,马夫随手一指:“车前就有。”将军于是让人、马食用此草,几天后病症都消失了士气大振,马鸣嘶叫有力。马将军惊叹车前之草的帮助,这就是车前草的名字由来和历史典故。
另,明代朱橚编著的《救荒本草》中也有车轮菜的记载(即车前草):“今处处有之。春初生苗,叶布地如匙面,累年者,长及尺余;又似玉簪叶稍大而薄。叶最中心撺葶三、四茎,作长穗如鼠尾。花甚密,青色,微赤。结实如葶苈子,赤黑色。生道傍。”形象地勾勒了车前草的特征。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止血草功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止血草功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