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白果中药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白果中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银杏为什么叫白果?
银杏被称为白果是因为其果实外皮呈白色,并且果实与种子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给人一种果实成为种子的错觉。
银杏果实的外皮和内部都带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人体有益处。
所以除了食用外,还可以作为一种中药材来使用。
银杏的果实像杏一样,果核银白色,根据其形态就叫银杏,又叫白果。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公孙树、鸭脚子、鸭掌树等。
扩展
银杏是银杏科、银杏属植物。乔木,高达40米,胸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浅纵裂,大树之皮呈灰褐色,深纵裂,粗糙;幼年及壮年树冠圆锥形,老则广卵形。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有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顶端宽5-8厘米,在短枝上常具波状缺刻,在长枝上常2裂,基部宽楔形。球花雌雄异株,单性,生于短枝顶端的鳞片状叶的腋内,呈簇生状;雄球花葇荑花序状,下垂。种子具长梗,下垂,常为椭圆形、长倒卵形、卵圆形或近圆球形状。
银杏的果实像白色的杏子,故称之为银杏。 《本草纲目》之“银杏”条云:“白果”,鸭脚子。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二更开花随即谢落”,“雌雄同种,其树相望乃结实”。
银杏树的种子俗称白果,因此银杏又名白果树。
其实,真相是这样的,人们常说的「白果」,是指被中种皮包裹起来类似果核的部分。而银杏成熟时,外种皮呈橙色,被覆白粉,柔软多汁;中种皮呈米白色,硬不可摧;内种皮呈淡红褐色,薄薄一层围合种仁。
每年一到丰收季,总有人会去捡拾银杏种子,或敲打树上未落的银杏种子,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险勇攀树冠,贪吃精神堪比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而银杏种子采摘期过后,很快会出现另一道风景:一摊一摊的银杏种子被铺开曝晒,一股若隐若现的臭味也随之产生,这味道来自腐烂的银杏肉质外种皮。几天后,臭味消失,外种皮也变得乾裂,可以被轻鬆扒掉了。这时的银杏种子颜色变白,因此得名「白果」。
银杏果又叫什么?
银杏果也称白果(Ginkgo biloba L.),银杏科银杏属乔木植物,短枝黑灰色;冬芽黄褐色,常为卵圆形;叶扇形,有长柄,淡绿色,无毛;幼树及萌生枝上的叶常较大而深裂,叶在一年生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秋季落叶前变为黄色;球花雌雄异株,单性;花药长椭圆形;种子具长梗,常为椭圆形;花期3~4月;种子9~10月成熟。[3]中药白果为剥去肉质外种皮的种仁,壳白,故得名白果。[4]
白果原产于中国,是中国特有的植物,现在在中国北至辽宁,南达广东,东起沿海各省,西至甘肃南部及横断山脉东缘分布,在日本、朝鲜、欧洲、美洲也有栽培。[5]白果为喜光树种,深根性,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较宽,但不耐盐碱土及过湿的土壤。白果常用实生苗、移杆苗或根蘖苗进行嫁接繁殖。[3]
《本草纲目》中记载,白果具有敛肺定喘,止带浊,缩小便的功效,主治哮喘、带下、白浊、遗精、小便频数等病症。[6]白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物质,并有少量的钾、铁、钙、磷等,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白果中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白果中药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